□本報記者鄧新建
  □本報通訊員曾祥龍陳立雄
  初見被譽為“羊城獵鷹”的廣州市公安局荔灣分局便衣偵查大隊副大隊長鄔松君,只覺得他是人群中再普通不過的市民,穿著普通的素色T恤,皮膚黝黑,身材中等。但當聊起辦案經歷時,一直堅守在打擊“飛搶”一線的他平淡語調中竟然閃過一幕幕媲美電影的驚險情景,“飛車賊剋星”的形象逐漸清晰。
  驚險第一次更加堅定打擊決心
  今年38歲的鄔松君,來自廣東興寧農村。小時候的鄔松君就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英雄,因此高考填志願時,他的志願表從上到下填的都是公安、警察學校。同學們都笑他傻,“沒有人會這樣填志願的。”
  十餘年前,廣州市“雙搶”犯罪一度猖獗。第一次參加打“飛車”犯罪的情景,他至今仍記憶猶新。
  那是2001年6月的一天,他跟隊友葉劍文騎摩托車在芳村花鳥魚蟲市場附近執勤,突然發現一名“飛車賊”扮成搭客仔在伺機作案,於是暗中跟蹤。過了一段時間,狡猾的嫌疑人發覺情況不對,駕駛摩托車加速逃竄。
  在這緊要關頭,負責駕駛的隊友葉劍文也猛踩油門加速追上去攔截,“哐”的一聲,嫌疑人的車被撞翻在地,鄔松君和隊友葉劍文也被甩了出去。鄔松君摔得眼冒金星,手臂擦傷,鮮血直流。
  鄔松君見到不遠處的嫌疑人還在地上掙扎,立即強忍疼痛爬起來,衝過去用手銬將嫌疑人牢牢銬住。此時他才發現,由於受到猛烈撞擊,葉劍文已當場昏了過去。
  “那一次經歷,讓我真切感受到打擊“飛車”犯罪的危險性。也是從這一次開始,讓我更加堅定了反劫制暴、打擊犯罪的勇氣和決心。”鄔松君說。
  從警半個月遇到“七命案”主犯
  其實,鄔松君從警半個月時就曾與“死神”擦肩而過。那是1999年8月8日的晚上,鄔松君和4名隊友在珠江隧道執行查車任務。
  23點30分,他攔停一輛出租車進行檢查,一名坐在後排的男子沒有下車,而是笑著喊“兄弟,自己人,不用查了”,並隨手拿出一張封面印有某政府字樣的證件。鄔松君沒有麻痹大意,認真地翻查證件後發現有問題。待該男子手提兩個塑料袋下車後,鄔松君和隊友立即對其進行搜身。
  “有槍!”一名隊友摸到該男子右腰帶時,突然喊道。千鈞一髮之際,站在男子右後側的鄔松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,直撲上去,死死抱住男子雙手,以一個乾凈利落的擒拿動作將其牢牢銬住。
  鄔松君的果敢反應、快速制敵,讓他和他的隊員們安然脫險。後經搜查,查獲已上膛手槍2支、衝鋒槍1支、子彈130多發、毒品50克、人民幣3萬元。
  該男子正是當時震驚全國、公安部督辦的“番禺祈福新村七命案”的主犯蘇桂標。“如果當時反應再慢一點,或許我的從警之路就只有短短的十多天了!”說起這次經歷,鄔松君感嘆。
  “半卧底”被十幾把大砍刀追殺
  “打擊飛車團夥,需要在前期進行‘半卧底’偵查和取證,因此,我們也常常深入到飛車團夥的活動區域內。”鄔松君說,這種工作方式雖然並不直接打入團夥內部成為他們的一員,但需要在他們活動的範圍長時間駐扎觀察。
  2010年的夏天,以“黑仔”為首的團夥在荔灣區橋中、東漖等地頻頻作案,飛車搶劫、持刀傷人、敲詐勒索,引起了當地群眾的強烈憤慨。
  此時正是廣州亞運會開幕前夕,鄔松君和另一名隊友為摸清該團夥的行蹤,假扮成農民工,在目標團夥聚居地附近的廣佛交界城中村租下了一間小房開展偵查。
  8月的廣州,天氣悶熱。“我經常頂風冒雨騎著摩托車,或光著膀子、穿著短褲、拖鞋在城中村的小巷裡游逛、買菜等,摸查團夥成員情況和活動規律。”鄔松君說,儘管如此看似“正常的生活”,他們還是引起了飛車團夥的註意。
  一天晚上22時,鄔松君一個人在房間,突然聽到外面有急促的腳步聲,透過窗戶,看到“黑仔”正帶著十幾個人,帶著明晃晃的大刀向他的住處撲來。
  “當時大概有接近20個人,兵分三路,每個人手裡拿著一把40多釐米長的大砍刀!”鄔松君立馬從後門跑出了房間,閃入附近的一家砂鍋粥店里併發信息請求支援,他很快被駕車前來的隊友接走。
  至今回憶起當時的場景,鄔松君仍是緊張不已:“我們也一樣會害怕。當時手裡一直冒冷汗啊!”一星期後,這個“囂張”的飛車搶劫團夥被鄔松君和隊友們一舉打掉。據他瞭解到,當晚,因為被鄔松君逃走,氣急敗壞的嫌疑人還朝天開了一槍。
  打飛搶不僅要膽量更要有智慧
  鄔松君說,隨著打擊“飛搶”犯罪的深入,難度也越來越大,多數“飛搶”嫌疑人會改裝摩托車,加大馬力,且經常跨區域作案,不少嫌疑人還學會了換車輛、戴頭盔、換衣服、避監控等各種“門道”。“有些團夥作案分工明確,甚至有一套‘逃跑預警’機制,所以,打擊‘飛車’犯罪,不僅要有膽量,更要有智慧!”鄔松君認為。
  記者瞭解到,傳統打“飛車”犯罪辦法的成效不明顯,鄔松君就結合實戰積極摸索新方法。他牽頭成立研判小組,分析所有“飛搶”“兩搶”案件,研判嫌疑人活動路線和作案規律,勾畫出清晰的嫌疑人活動“軌跡圖”;他依托視頻監控網的建立,調出案發地附近監控錄像徹夜翻看,往往嫌疑人只要騎車晃過,就能被他及時發覺,安裝在街頭巷尾的千萬個監控探頭成了延伸他和隊友偵查視野的“千里眼”;他堅持走群眾路線,除了案件事主,他比以前更加廣泛地接觸、走訪案發地附近的群眾,詳細詢問相關情況,固定更多證人證據,使他擁有了“順風耳”。
  就這樣,鄔松君與隊友們改變僅依靠人跟蹤、伏擊的傳統辦法,而是採取“伏擊守候與分析研判相結合,民警跟蹤與視頻監控相結合,網上分析與網下抓捕相結合,證人證言與電子證據相結合,硬攻與智取相結合”的創新方法,成功偵破了一宗宗飛車搶奪案件。
  2011年,鄔松君根據多年積累的打“飛車”犯罪經驗,系統總結出一套“五三”打“飛車”犯罪工作法。據介紹,“五三”即為“三要素”偵控模式、“三項”基本功夫、“三步驟”偵控戰術、“三策略”抓捕要求和“三要求”工作作風。該工作法在實戰中成效明顯,轄區“飛搶”警情和立案數逐年下降,2012年荔灣區“飛搶”警情同比下降31.9%,他也因此收穫了“羊城獵鷹”的美名。
  “現在,我們更多的是固定證據後出其不意地圍捕嫌疑人。”鄔松君說,“每次動手前,我們都已將嫌疑人的進出路線和作案習慣,甚至住處都摸得一清二楚,可以說抓捕時就是請君入瓮。”說這番話時,鄔松君顯得底氣很足。
  如今,廣州中心城區的“飛搶”早已鮮見蹤跡,只是廣佛交界處還不時有“飛車賊”出沒。“當抓到犯罪嫌疑人時,當看到事主露出欣慰的笑容時,我的內心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興奮和激動。”鄔松君對記者說:“街坊的認可是我最大的榮耀。”
  (原標題:刑警鄔松君:街坊認可是我最大的榮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l84xlxf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